行业新闻

  • 作者 Admin
  • 浏览量 99
  • 发布日期 2025-04-15

2年新增60个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谁投的最多?

数据显示,我国风电整机行业前10名的企业已占整个市场份额的98.6%,累计装机市场份额合计为82.9%。随着行业内竞争加剧和市场对更低LCOE需求,迫使风电整机厂商以“产业链延伸”模式,在此背景的驱动下,持续的产能扩张及基地投资,就为成了国内风电整机厂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驱动供应链降低成本,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投资谋求更多资源及更高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拓展商业模式从而获取多种利润渠道。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底,共有约60个风电整机设备基地、11个塔筒、叶片等大部件装备制造项目签约或开工投产。

风电整机商产业园数量TOP3

远景、金风、三一位列前排

在本次盘点的60个风机制造产业园项目中,远景能源以10个产业园项目位居第一,金风科技以9个产业园项目,三一重能以8个产业园项目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明阳、运达、上海电气三家各有6个产业园项目,处于数量中位。中船、中车、东方电气则共计10个项目,除此之外还有5个非整机商项目也被收录其中。

多点开花、多线布局

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这段时间内,国内陆上新增风电产业园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其中内蒙古、新疆共落地11个装备制造项目。海风产业园集中分布在山东省,其中,金风科技、上海电气、三一重能、远景能源、中船海装、中国中车等都在山东布局建设了产业园或基地项目。

内蒙古、新疆两地新增产业园数量整理

山东新增产业园数量整理

产地化趋势明显

从企业角度来看,项目需要落在风资源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地区。

风力属于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我国三北地区风力资源好,随着国家“沙戈荒”大基地的规划和推进,也促进配套设备商相继落子三北地区。海风资源集中在东部沿海各省,这些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电力消纳水平高,配套设置较为完善,同样竞争也比较激烈。

而且,为了加速当地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计划、方案,以增强区域竞争能力。除政策文件外,政企合作也成为新能源产业园落地比较常见的形式。

比如,2022年3月开工的哈尔滨风电机组叶片研发基地就是哈尔滨市发改委、宾县政府、协合新能源、运达股份、时代新材、湖南创一工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六方采取“5+1”政企合作模式共同开发建设,涵盖风电装备制造、组装、运营全产业链条。

2023年9月,酒泉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实现倍速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改变风光电资源碎片化、零星分割配置的做法,坚持新能源指标分配市级统筹、整体打捆配置。